黄粉虫的分类及幼虫的饲养

作者: 黄粉虫   时间:2019-05-17 10:35

关键词:黄粉虫,的,分类,及,幼虫,饲养,、,黄粉虫,的,

核心提示:1、黄粉虫的分类地位 黄粉虫TenebriomolitorL在昆虫分类学中属于翅目,拟甲科,粉甲属。别名面包虫、高蛋白虫、通常也称黄粉甲。 2、黄粉虫的分类地位 (1)成虫:体长约1220毫米,体

1、黄粉虫的分类地位
 
黄粉虫TenebriomolitorL在昆虫分类学中属于翅目,拟甲科,粉甲属。别名面包虫、高蛋白虫、通常也称黄粉甲。
 
 
  2、黄粉虫的分类地位
 
  (1)成虫:体长约12—20毫米,体色呈褐黑色,体形为长椭圆形。体面多密集黑斑点,无毛,有光泽。复眼红褐色,触角念珠状,11节,触角末节长大于宽,第一和第二节长度之和大于第三节的长度,第三节的长度约为第二节长度的2倍。
 
  (2)卵:卵长1—1.5毫米,长圆形,乳白色,卵壳较脆软,易破裂。卵外被有粘液,能粘附上一层虫粪和饲料,可以起到保护作用。成虫一般初产卵成一直线,最终集片,少量散产于饲料中。
 
  (3)幼虫:幼虫一般体长29—35毫米,身体前后粗细基本一致,体径约为5—7毫米体壁较硬,无大毛,有光泽;虫体为黄褐色,节间和腹面为黄白色。头壳较硬,为深褐色。各足转节腹面近端部有2根粗刺。
 
  (4)蛹:长约15—19mm,乳白色或黄褐色,无毛,有光泽,鞘翅伸达第三腹节,腹部向腹面弯曲明显。腹部背面两侧各有一较硬的侧刺突,腹部末端有一对较尖的变刺,呈“八”字型,末节腹面有一对不分节的乳状突,雌蛹乳突大儿明显,端部扁平向两边弯曲,雄蛹乳突较小,端部呈圆形,不弯曲,基部合并,以此可区别雌雄蛹。
 
  3、黄粉虫的解剖学结构
 
  (1)消化系统
 
  黄粉虫幼虫和成虫的消化道结构是不同的,幼虫的消化道平直而且较长;成虫的消化道较短,中肠部分较发达,质地较硬,幼虫的马氏管一般为6条,直肠较粗,且壁厚质硬,可能与回收水分有关;成虫的消化道相对短一些,由于生殖系统同时占有腹腔空间,肠管不及幼虫发达。因此,在饲料配方及颗粒方面,应将成虫饲料的营养成分提高一些,加工更细一些。
 
  (2)雄虫的生殖系统
 
  雄虫管状附腺与豆状附腺发达成对,可见睾丸内有许多精珠。雄虫羽化5天后睾丸和附腺已十分发达.清晰。活体解剖可见雄性管状附腺不段伸缩,向射精管输送液体。可能管状附腺与豆状附腺在雌雄交配时有助射精和输送精液的作用。交配时睾丸中的精珠与附腺排出的产物一同从射精管排出。每个雄虫约有10~30个精珠,每头雄虫一生可交配多次。
 
  (3)雌虫卵巢发育与繁殖
 
  刚羽化的雌成虫卵巢整体纤细,卵粒小而均匀,卵子不成熟。受精囊腺体展开而不收缩,说明卵巢是在羽化后逐渐发育成熟的。羽化5天后的黄粉虫,卵巢发生很大变化,长大的卵进入两个侧输卵管,但卵仍不成熟,受精囊及其附腺较前期发达,较粗壮一些,特别是受精囊.附腺开始具有收缩功能。黄粉虫羽化15天后,到了产卵盛期,大量成熟的卵在两侧输卵管积存,使两侧输卵管变为圆形,端部卵巢小卵不断分裂出新卵,如果此时营养充足,护理好,端部会出现端丝。端丝的出现有望增加更多的卵。据陕西粮食学校陈彤老师解剖观察,发现受精囊附腺能够大幅度伸长和收缩弯曲,以次可以为受精囊输送水分和补充营养,同时也有助于排卵运动,在卵后增加压力使卵排出,并输送黏液以保护卵。成熟卵可能在一天内全部排出.黄粉虫排卵28天后卵巢逐渐退化,如果此时在补充优良饲料,可促进雌性线发育。这时会出现一侧卵巢退化而另一侧卵巢特别的情况,可继续产卵,提高产卵量。
 
  4、黄粉虫的生活习性与生态行为
 
  黄粉虫在自然界中一般1黄粉虫养殖年发生1代,很少发生2代,有时甚至2年发生1代。在我国北方地区,黄粉虫以幼虫越冬,4月上旬开始活动,5月中下旬开始化蛹.羽化成虫。黄粉虫个体变态很不整齐,所以在活动期可同时出现卵.幼虫.蛹和成虫。
 
  (1)成虫:成虫后翅退化,不能飞行,爬行速度快,喜黑暗,怕光,夜间活动较多。在一定条件下,成虫,幼虫.均有自相残杀习性。初羽化的成虫为乳白色,隔2天后逐渐变硬并变为黄褐.红褐.黑色,开始取食.交配.产卵。成虫的寿命一般在50-60天之间,平均寿命50天以上。最适条件下生存60-90天。雌虫产卵高峰为羽化后的10-30天。雌虫产卵量约在50-680粒,平均产卵量为260粒/头。若加强管理可延长产卵期和增加产卵量。若利用复合生物饲料,提供适当温度、湿度平均产卵量可达580粒以上。
 
  (2)卵:孵化期因温度湿度条件不同而发生很大的变化,当温度在25-30度时,卵期约5-8天,当温度19-22度时卵期为12-20天,温度15度时,卵很少孵化。
 
  (3)幼虫:幼虫生长期一般为90-480天,最适温、湿条件下生长期85-130天,平均生长期为120天,一般10—15龄。
 
  幼虫习性与成虫一样,但不同的饲料直接影响到幼虫的生长发育。合理的饲料配方,较好的营养,可以促进幼虫取食,加快生长速度,降低养殖成本。幼虫喜好黑暗。幼虫群体饲养比散居有利于生长。由于群居互相运动摩擦,可以促进虫体血液循环及消化,增强活力。
 
  幼虫蜕皮时常爬浮于群体表面。初蜕皮的幼虫为乳白色,十分脆弱,也是最易受伤害的时期。约20天后逐渐变为黄褐色,体壁也随之硬化。如果在幼虫长到3—8龄时停止饲喂,幼虫忍耐饥饿可达6个月以上。
 
  (4)蛹:老熟幼虫化蛹时爬到上层,裸露于饲料表面。初羽化时蛹为乳白色,体壁较软,隔日后逐渐变为淡黄色,体壁也变的较坚硬。蛹只能扭动腹部,不能爬行。成虫和幼虫随时都可能将蛹作为饲料。只要蛹的体壁被咬出一个极小的伤口,就会死亡或羽化畸形成虫。
 
  幼虫的饲养是指从孵化出幼虫至幼虫化为蛹这段时间,均在孵化箱中饲养。孵化箱与产卵箱的规格相同,但箱底放置木板,这样一个孵化箱可孵化:个一3个卵箱筛的卵纸,但应分层堆放,层问用几根木条隔开,以保持良好的通风。
 
  孵化前先进行筛卵,筛卯时首先将箱中的饲料及其它碎屑筛下,然后将卵纸一起放进孵化箱中进行孵化。卵上盖一层菜叶,以保持适合的湿度。这样卵在孵化箱中10天内即可孵出幼虫。
 
  幼虫留在箱中饲养,3龄前不需要添加混合饲料,原来的饲料已够食用,但要经常放菜叶,让幼虫在菜叶底下栖息取食。
 
  当箱中饲料吃完后,进行过筛,筛出虫粪,幼虫仍放回箱内饲养,并添加3倍于虫体重的混合饲料,可以麦鼓、菜叶为主。饲养实践表明,一般投喂2.5公斤麦鼓可收面包虫l公斤。
 
  虫体长至4—6龄时,可采收来喂养蝎子等动物。用来留种的幼虫则继续饲养,到6龄时因幼虫群体体积增大,应进行分群饲养,幼虫继续蜕皮长大。老龄幼虫在化蛹前四处扩散,寻找适宜场所化蛹,这时应将它放在包有铁皮的箱中或脸盆中,防止逃走。化蛹初期和中期,每天要检蛹1次一2次,把蛹取出,放在羽化箱中,避免被其它幼虫咬伤。化蛹后期,全部幼虫都处于化蛹俞的半休眠状态,这时就不要再检蛹了,待全部化蛹后,筛出放进羽化箱中,蛹在饲料表面,经过7天后就羽化为成虫。
  • >>狗狗能吃大蒜吗
  • >>狗狗肠套叠的原因是什么
  • >>狗狗发烧有什么症状
  • >>狗狗洗澡美容后一直发抖是为什么
  • >>狗狗挑食的真实原因是什么
  • >>狗狗只能喂狗粮吗?能搭配别的不?
  • >>狗狗磨牙到底是不是坏习惯呢
  • >>狗狗能吃大蒜吗
  • >>狗狗肠套叠的原因是什么
  • >>下雪天适不适合带狗子出门